Tuesday, 2 July 2024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 苔蘚化皮膚炎(神經性皮膚炎)

78歲女性患者。有這個皮膚嚴重搔癢已經有3年多,她說是因為穿水鞋長時間悶熱引起癢的,慢慢就越來越嚴重。這種問題會在看了很多醫生塗藥之後,似乎有改善之後還是再次重復發作。

這種‘’神經性皮膚炎‘’的治療最重要的是教育患者。

首先,清楚解釋患者的問題是甚麼種類的皮膚病,和皮膚炎的名稱。這樣患者或家人也可以上網多了解這種皮膚病。

其次是告知患者這個皮膚炎會痊癒。如果能夠好好配合使用藥物,大概需要2-3個月搔癢的症狀會改善,持續使用約4-6個月會完全痊癒。痊癒是皮膚炎的皮膚增厚的皮膚完全修復和旁邊的皮膚一般正常。此時最好能夠再持續使用油膏1個多月保養,可以免除再次發作。前後大概是4-6個月的時間。

第三點是讓患者在異常癢的時候,避免以指甲抓癢,盡量使用手指的指腹柔軟的部位來摩擦止癢。

#慢性苔蘚化皮膚炎

常見發生在足踝的部位。
非常嚴重的搔癢,甚至早上起床會發生皮膚在睡著的時候被抓破皮流血。
皮膚因為用堅硬的指甲抓癢,重復刺激造成皮膚增生及更加敏感。
 

Friday, 28 June 2024

Acanthosis Nigricans 黑色棘皮色素沉澱

 15歲女孩,來看傷風感冒。

 一走進來就注意到她的體型很胖,及她頸部皮膚的黑色沉澱。遂問她父親知道為什麼他女兒的頸部皮膚會有厚厚一層黑色嗎?

他父親搖搖頭說不知道,回問我會是因為她沒有洗乾淨嗎?

我說是因為肥胖引起身體新陳代謝異常的一個徵兆。讓她稱一下體重,她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是28.5kg/m2)。也順便問她父親孩子的月經會正常嗎?父親回答似乎很少也不規律。

這種皮膚色素沉澱代表新陳代謝異常,合併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經常在成年後會發展為年輕型糖尿病。

要改善皮膚和月經的問題及預防後續發展為糖尿病,最重要的是調整飲食習慣和規律運動,來達到減輕體重改善新陳代謝異常的問題。

#年輕型糖尿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女孩父親同意使用為民眾教育之用)
這種皮膚黑色素沉澱最常見的原因是肥胖。好發在青春期男女的頸部,腋下及皺摺部位的皮膚。
是發生新陳代謝異常和糖尿病的指標。

新陳代謝異常包括糖尿病,血脂肪異常,高尿酸,脂肪肝等等的問題。
黑色素棘皮症的皮膚增厚。
臨床皮膚科教科書上的照片。
 

All rea

Thursday, 27 June 2024

Photoaging 光照性皮膚老化


61歲男性從事農耕工作。

過去2年多臉部皮膚乾燥搔癢嚴重,做過許多治療沒有改善。

這是因為工作,長期受陽光照射沒有防曬保護,就會發生這種皮膚提早老化的問題。所以在診間看到一些在戶外活動皮膚曬傷疼痛來就醫的年輕人,我都會提醒他們皮膚有記憶性,曬傷次數多了,皮膚受損會累積及加快皮膚老化的問題。
 
一旦皮膚提早老化產生的乾燥或搔癢,一般藥物治療或者塗抹藥膏效果不佳。
 
這類個案,一般上我建議患者服用高劑量的抗氧化(抗老化)的營養素,包括維他命C, Omega 3, 塗抹超氧(Ozone)油膏及後續在工作或活動時積極防曬。
所以是治療與防曬雙管齊下。
 
(患者同意照片做教育分享之用)

 

Wednesday, 3 March 2021

腦部生理功能之一:腦部受損後,為什麼會發生癲癇症狀

 

許多腦中風的患者,在出院不久之後可能會突然發生全身痙攣,伴隨失去意識的狀況,這就是所謂的“癲癇“發作。只要腦部檢查如斷層掃描沒有發現新的異常,腦科醫生就會診斷為中風後癲癇發作(Post-Stroke Epilepsy,而給予抗癲癇藥來做預防性治療,或對於持續發作的患者需要長期治療。

癲癇發作的症狀,依不同嚴重程度分為局部性或全身性的發作。局部發作時,可能會有眼神失神或呆滯,也有不停眨眼,說話或動作停頓等狀況;全身性發作時,則可能會突然倒地,嚴重意識喪失,牙關緊咬,口吐白沫,手腳僵直或身體與四肢不斷抽動,甚至大小便失禁等。一般發作過程大約25分鐘就會自然停止,並緩緩回復意識。



問題是,一般民眾或家屬並不很清楚了解這是什麼狀況,或只是知道癲癇是中風之後的後遺症。並不是很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症狀。

一般癲癇發生的機制因為各種的因素造成正常腦部組織受傷或受損後,腦部組織經過發炎,壞死及產生局部疤痕的各種情況,相關受損的腦組織會因此產生不正常的放電,繼而引發感覺神經或運動神經的被激發而產生各種身體的症狀。普偏常見的癲癇是在腦部運動神經產生異常電位激發而引起全身性癲癇抽槒。

腦部受損的原因包括:腦中風(阻塞或出血性),意外引起腦部受傷,腦部感染(細菌,病毒或黴菌),腦血管炎(自體免疫疾病,如SLE等),腦部腫瘤或癌症轉移到腦部,成癮性藥物濫用,慢性敏感腦部發炎反應(食物敏感)等等。以上各種問題都會造成相關腦部組織的破壞形成腦部疤痕。這種種的情況很類似一些慢性皮膚疤痕(Keloid)也會產生感覺神經異常的癢和痛的感受。這也像皮膚的帶狀皰疹感染(Hepertic Neuropathy)後引起長期慢性皮膚疼痛酸麻或發電抽痛的各種感覺神經異常的症狀。

正常的腦部組織會有正常的神經傳導路徑,但是在這些腦部組織形成細微的疤痕後就會產生異常的路徑,在不正常的疤痕組織放電時,就會引起異常路徑來刺激各個部位的運動或感覺神經組織,產生異常的神經傳導,造成腦部局部發電傳遞到全部腦皮質引起患者發生失去意識及全身痙攣的情況,同時也可以伴隨副交感神經鬆弛的大小便失禁及口吐白沫嘔吐等等的表現。


常見引起癲癇症狀的其中一個原因是 腦中風(Stroke )的後遺症。

 腦中風(Stroke )是一種腦部突發的動脈血管疾病,由於動脈供應的氧氣和營養不足或完全切斷給相關部位的腦組織,而引起相關的腦功能異常所引發的各種早期和後期的症狀。



腦中風包括梗塞性(阻塞缺血Ischemia或血栓Embolism)和出血性(Hemorrhagic Stroke 2種。

1.     梗塞性:有兩種不同的性質,

a.     常見是血管硬化阻塞( Artherosclerosis Ischemia Stoke),是動脈血管由於長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造成血管硬化失去彈性及引起狹窄至完全阻塞的過程。

b.     另外一種是血栓性阻塞(Embolism Stroke),經常是心臟心律不規律,如AF心房顫動引起在心臟內形成血塊,在心臟收縮時經過大動脈進入腦部的小動脈形成立即性的腦血管動脈阻塞的中風。

2.     出血性(Hemorrhagic Stroke :也有2種形態,

a.     慢性高血壓引起動脈囊性異常(

3.     動脈血管粥狀硬化(Artherosclerosis)一般皆歸納為膽固醇沉積在動脈是所引起,忽略了是多項綜合的慢性發炎反應(Chronic Inflammation)或氧化作用引起動脈血管加速老化所引起的阻塞。所以只注重在膽固醇的控制,許多患者的膽固醇即使已經控制在超低的範圍,依然無法阻止血管阻塞的中風的發生。

4.     腦組織結構與功能:

正常功能的



圖示:大腦皮質是指腦部外圍的腦組織。

如果輕微的放電發生在枕葉(Occipital Lobe)可能會引發視覺異常或幻覺,同樣的如果放電發生在嗅覺或聽覺部位也可能造成這些相關的症狀出來。

 

  腦波檢查呈現的各種類型。



人在張眼、閉眼、清醒或昏迷狀態下,腦電波的振動頻率會有明顯不同的變化,約在1~40Hz之間。

國際腦波學會(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ies for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ology)依照不同的頻率,將腦波分為α,β,θ,δ波。

當人專注於思考,推理,或是壓力大,心情緊張,不自在,憂慮等,會測量到β波(1238Hz),β波頻率最高,是「意識」層面的腦波。

在專注力下降,放鬆,神遊四方,放空,心不在焉,閉上眼睛後,會測到α波(812Hz),α波可以說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橋樑。

一旦進入睡眠時,腦電波會變成低頻波θ波(48Hz)與δ波(0.54Hz),θ波是「潛意識」的波,例如記憶,知覺,情緒,態度,信念,夢境或冥想等。δ波是「無意識」的層面,在恢復體力的睡眠時需要。

α,β,δ,θ波的組合型態可反應人體行為及學習上的表現。

 

7.  

Thursday, 18 October 2018

膝蓋關節疼痛 -- 觀念和治療(老人篇)


膝蓋關節炎讓個案疼痛或者變形疼痛行走困難中, 絕大部分的疼痛和外觀腫脹變形的主要原因來自韌帶和肌肉筋膜發炎引起。
X光片上呈現第四級嚴重磨損並非疼痛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臨床上改變患者O型或X型膝蓋歪斜的角度,患者的肌肉筋膜及韌帶的緊繃改善,肌肉筋膜的血液循環獲得改善,疼痛不舒服的症狀就可以獲得改善。
這是個人在臨床上幫助許多嚴重膝蓋關節患者得到很好的成效所累積的經驗。即使不少患者手術後依舊疼痛, 在矯正歪斜角度後也獲得症狀的改善。

我們在臨床上治療許多嚴重足部疼痛, 膝蓋變形疼痛, 腰椎和頸椎的問題,都是一個部位的歪斜就會影響全身上下的關節疼痛。而且很多都是肌肉筋膜過度伸展或收縮所引起的。
只要調整體態, 才能夠預防未來的其他部位的疼痛。
腰部疼痛的個案,絕大多數都會伴有頸部不舒服, 甚至睡眠和腸胃不適的症狀。
這個也是為何現在許多人受胃病疼痛或胃酸逆流所苦的原因。

我們未來也會在體態調整上加強民眾對於疼痛預防的觀念的修正, 不必一再需要服用很多藥物。
體態端正,肌肉血液循環順暢, 可以減少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和疲累感受。

Thursday, 11 October 2018

步態不正如何造成慢性疼痛? (個案)

步態不正如何造成慢性疼痛? (個案)

個案:
1. 65歲膝蓋變形疼痛
圖示: 個案體態和膝蓋X光片呈現因為足部過度旋前(Supination)造成膝蓋外翻;因而引起膝蓋骨頭的內側磨損,外側完好。這是一般老人家在膝蓋疼痛時就以為。

圖示:協助同一個個案重新建立“本體感覺 “(Propriecetion 身體的位置感再回饋到頭腦)。意即當個案的足部長期慣性處於不平衡的狀況,間接也造成膝蓋的歪斜。經由協助個案的足跟及足部前端腳趾2側偏斜調整的前和後,讓個案感受在足部重新建立在正確位置的感覺,因為腳踝關節的平衡調整後,小腿也變的挺直了。


2. 20歲男性。幼時患有腦部發炎,引起下肢小腿和足部的肌肉攣縮,形成高足弓異常。行走時步態很不穩定,走路時只靠足部的外側支撐身體重量造成足部2側巨大的雞眼;上身在走路過程中一直左右晃動不穩定。
經過協助個案穿著足部矯正器,同時協助個案感受足部在走路過程中重新建立旋前和旋後交互的。


3. 個案:63歲女性患者,在2012年因跌倒受傷造成遠端的脛骨和腓骨骨折。脛骨骨折打了2根鋼釘,因為腳踝腫痛沒有改善在2015年6月重新作腳踝X光片呈現鋼釘斷掉。重打2根鋼釘也接連在4個月後斷掉,骨科醫生也不敢再次做手術。至於為何鋼釘接連斷掉醫生也無法解釋。
個案在就診時走路時腳踝非常腫脹疼痛。在給予腳踝關節的矯正固定走路,患者在2個月左右就可以正常走路。
治療的觀點在於患者手術後,因為疼痛而在走路時無法正常行走,會有步態跛行拖著腳走路的情況,歪斜的腳踝因為承受身體重量而讓鋼釘折斷。可是,在使用足部矯正器修正的步態,讓患者的腳踝腫脹疼痛改善重新可以正常走路。

步態不正如何造成慢性疼痛?

步態不正如何造成慢性疼痛?


正確的步態可以治療慢性疾病。
腳踝關節是身體的基石。腳踝關節包括脛骨距骨關節(Tibi0-fibularJoint) 及距下關節(Subtalar joint)。在靜態站立時正中的腳踝關節可以讓下肢肌肉骨骼維持在一個穩定放鬆的狀況;在動態走路時腳踝的2個關節就會透過交互的旋後(Pronation)及旋前(Supination)完成6個動作。

圖示:腳踝關節的X光片。


人在走路的步態包括站立期(StanceGait)和 擺動期(Swing gait). 
站立期包含同一側足跟著地到足尖腳趾推離地上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又同時包括了足部旋前和旋後的2個動作。

圖示:旋後(Pronation)是腳跟著地後,身體的重心會移到小腳趾側,這時腳踝關節就會有旋後動作讓拱形的足部縱弓(Logitudinal Arch)有吸收地面對身體的反作用力的功能。等到身體重心往大姆指根部移動時,腳踝關節會有旋前(Supination) 的動作,這是足跟抬起,縱型足弓收缩會產生腳趾尖的前進推動力。

圖示:旋前和旋後的動作中又各包含了2個關節(脛骨距骨關節與距下關節)和6個動作。
旋後(pronation)包含腳踝關節“背曲”(Dorsiflexion腳尖往上翹),及距下關節外翻(站立時有後方看腳踝關節歪向內側,足跟歪向外側)及足部前端(腳尖朝外)。
旋前(Supination)則是遮屈(Plantar-flexion)腳踝關節向下腳尖往下踩;足部前端內轉“腳尖朝內及”外翻“腳踝關節斜向外側。


圖示:在正常可以接受的足部腳踝在行走過程中所能夠做的旋前及旋後的角度。在靜止站立時應該恢復到正中的位置,偏離正中即會形成所謂的旋前(高弓足)或旋後(扁平足)的異常。腳踝包括腳踝關節及距下關節 2 種。

圖示:腳踝關節不正時會引起足弓過高或塌陷。X型腳者(過度旋後)比較多時候是先天扁平足或後天平底足。O型腳較多為高弓足(過度旋前)。另外還有外翻(外八腳)及內翻(內八腳)。

圖示:個案在不同嚴重程度的膝蓋外翻(O型腿),明顯呈現是因為腳踝過度旋前的情況。如果能夠矯正腳踝關節過度旋前的角度,嚴重的膝蓋歪斜角度也可以因此修正。這是可以讓民眾避免手術的重要方式。

連接:步態不正如何造成慢性疼痛? (個案)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 苔蘚化皮膚炎(神經性皮膚炎)

78歲女性患者。有這個皮膚嚴重搔癢已經有3年多,她說是因為穿水鞋長時間悶熱引起癢的,慢慢就越來越嚴重。這種問題會在看了很多醫生塗藥之後,似乎有改善之後還是再次重復發作。 這種‘’神經性皮膚炎‘’的治療最重要的是教育患者。 首先,清楚解釋患者的問題是甚麼種類的皮膚病,和皮膚炎的名稱...